狼疮性脂膜炎和红斑狼疮是两种不同的疾病,前者属于局限性皮肤病变,后者为系统性自身免疫病。两者在发病机制、临床表现及治疗方式上均有显著差异。
狼疮性脂膜炎主要累及皮下脂肪层,可能与局部免疫复合物沉积有关;红斑狼疮则涉及全身多系统自身抗体攻击。
狼疮性脂膜炎表现为深部皮下结节或斑块,好发于面部和四肢;红斑狼疮典型症状包括蝶形红斑、关节痛及内脏损害。
狼疮性脂膜炎活检显示脂肪层淋巴细胞浸润伴透明坏死;红斑狼疮可见基底膜带免疫球蛋白沉积及血管炎改变。
狼疮性脂膜炎多采用局部糖皮质激素注射或羟氯喹;红斑狼疮需系统性使用免疫抑制剂如环磷酰胺、硫唑嘌呤。
确诊需结合临床评估与实验室检查,患者应定期随访风湿免疫科,避免日光暴晒并保持健康生活方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