气滞血瘀证是中医常见证候,主要表现为局部胀痛、刺痛、舌质紫暗或有瘀斑,多由情志不畅、久坐少动、外伤或慢性病导致气血运行受阻引起。
长期抑郁焦虑易致肝气郁结,气机阻滞后影响血液运行,可表现为胁肋胀痛、月经不调。建议通过疏肝理气中药如柴胡疏肝散配合心理疏导改善。
久坐不动或重复劳损会使局部气血瘀滞,常见颈肩腰腿固定刺痛。适度运动配合活血化瘀药物如血府逐瘀汤可缓解症状。
跌打损伤未及时治疗会形成瘀血留滞,可见皮肤青紫、痛处拒按。需用三七粉等化瘀药物,严重者需针灸放血治疗。
糖尿病、高血压等慢性病日久可损伤脉络,引发肢体麻木、胸痹心痛。需针对原发病治疗,配合丹参滴丸等活血通络药物。
日常可适量食用山楂、黑木耳等活血食材,避免寒凉饮食,保持规律运动促进气血流通,症状持续或加重应及时就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