猩红热患儿在急性期需避免直接吹风,恢复期可适度通风但需避免受凉。猩红热是由A组β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,主要表现包括发热、咽峡炎、全身弥漫性鲜红色皮疹等。
发病初期高热伴皮疹阶段应避免直接吹风,此时机体免疫力低下,冷风刺激可能加重呼吸道症状或诱发并发症。家长需保持室内空气流通但避免对流风,可使用空调调节室温至24-26℃。
退热后皮疹消退阶段可逐步恢复通风,适度开窗换气有助于降低室内病原体浓度。家长需注意通风时避免患儿直吹冷风,可穿棉质衣物保暖,同时观察有无关节痛等迟发性症状。
若合并中耳炎或肺炎等并发症时,需严格避免受凉。家长需监测患儿耳痛、咳嗽加重等情况,及时就医使用青霉素V钾片、头孢克洛干混悬剂等抗生素治疗。
保持环境湿度50%-60%,每日通风2-3次每次30分钟。家长需用温水擦拭皮肤缓解脱屑,修剪患儿指甲防止抓伤,餐具煮沸消毒阻断传播。
康复期可逐步增加户外活动,选择无风时段外出并佩戴口罩,饮食宜选择南瓜粥、蒸梨等润喉食物,避免辛辣刺激。出现心悸或尿色加深需警惕风湿热或肾炎等远期并发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