过敏性紫癜通常不会引起血小板降低。过敏性紫癜属于血管炎性疾病,主要表现为皮肤紫癜、关节肿痛、腹痛等症状,而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才会伴随血小板显著下降。
过敏性紫癜是IgA介导的小血管炎,主要累及皮肤、关节、胃肠和肾脏,血小板数量通常正常或轻度升高;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则因免疫破坏导致血小板计数明显降低。
过敏性紫癜患者血常规显示血小板计数多正常,部分患儿可能反应性增高;而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血小板常低于100×10⁹/L,需通过骨髓穿刺进一步鉴别。
过敏性紫癜的皮肤瘀点呈对称分布,按压不褪色,可伴腹痛血便;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出血点更为散在,常见黏膜出血如鼻衄、牙龈渗血等表现。
过敏性紫癜以抗过敏、糖皮质激素治疗为主,常用药物包括氯雷他定、泼尼松等;血小板减少性紫癜需采用免疫球蛋白、血小板输注等针对性治疗。
若发现皮肤紫癜伴随血小板下降,建议及时就医排查其他血液系统疾病,日常需避免剧烈运动和外伤,观察有无新发出血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