蛔虫感染可能诱发过敏性哮喘,主要与虫体代谢产物刺激免疫反应、肠道屏障破坏导致过敏原易位、Th2型免疫应答过度激活、嗜酸性粒细胞浸润气道等因素有关。
蛔虫分泌的排泄分泌物含致敏蛋白,可刺激IgE抗体大量产生,引发肥大细胞脱颗粒释放组胺等介质,导致支气管痉挛。建议定期驱虫治疗,可使用阿苯达唑、甲苯咪唑或吡喹酮。
成虫吸附肠黏膜造成机械损伤,使食物过敏原更易进入血液循环,诱发全身过敏反应。需补充益生菌修复肠黏膜,急性期可短期使用氯雷他定缓解症状。
寄生虫感染会增强Th2细胞优势应答,促进IL-4和IL-13分泌,这些细胞因子可直接作用于气道平滑肌。免疫调节治疗可考虑孟鲁司特钠或奥马珠单抗。
蛔虫抗原诱导气道局部嗜酸性粒细胞聚集,释放阳离子蛋白损伤呼吸道上皮。吸入性糖皮质激素如布地奈德可有效控制气道炎症。
合并哮喘症状者应同时进行肺功能评估,避免接触虫卵污染源,生食蔬菜水果须彻底清洗,儿童感染者家长需加强衣物高温消毒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