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肠虚寒证与脾虚证可从病位、症状、治法三方面区分,主要差异在于小肠虚寒证以脐腹冷痛、肠鸣泄泻为主,脾虚证以食少腹胀、肢体倦怠为特征。
小肠虚寒证病位在小肠,多因过食生冷或外寒直中;脾虚证病位在脾脏,常由饮食劳倦或久病伤脾导致。
小肠虚寒证典型表现为脐周冷痛、大便溏薄伴未消化食物;脾虚证则以纳呆腹胀、肌肉消瘦、面色萎黄为主要特征。
小肠虚寒证多见舌淡苔白滑、脉沉迟;脾虚证常见舌淡有齿痕、脉缓弱。
小肠虚寒证需温阳散寒,可选附子理中丸;脾虚证当健脾益气,常用参苓白术散,两者均需配合艾灸中脘、神阙等穴位。
日常需注意腹部保暖,避免生冷油腻饮食,症状持续或加重时应及时就医辨证施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