下肢淋巴水肿可分为四期,按病情进展依次为潜伏期、可逆性水肿期、持续性水肿期和纤维化期。
淋巴系统已受损但尚未出现明显症状,可能表现为患肢轻微沉重感,此时通过淋巴引流按摩和压力袜可延缓病情进展。
晨起水肿较轻,日间加重,按压可见凹陷,抬高患肢可缓解。需结合间歇气压治疗和低盐饮食控制水肿程度。
组织硬度增加,皮肤出现橘皮样改变,抬高患肢无法完全消肿。需采用多层绷带包扎配合利尿药物如呋塞米、螺内酯治疗。
皮肤增厚呈象皮肿,伴随反复感染和疣状增生。此时需考虑淋巴管静脉吻合术或抽吸减容术等外科干预。
建议患者避免长时间站立,每日进行踝泵运动,控制体重并预防皮肤感染,出现皮肤破损应及时消毒处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