肠息肉是否需要切除主要取决于息肉大小、病理类型及患者个体情况,处理方式主要有定期观察、内镜下切除、手术切除、病理监测。
直径小于5毫米的增生性息肉可暂不处理,建议每1-2年复查肠镜,日常需减少红肉摄入并增加膳食纤维。
直径5-10毫米的腺瘤性息肉建议内镜下切除,可能与长期高脂饮食或慢性炎症有关,通常表现为便潜血或排便习惯改变。
直径超过10毫米或病理提示高级别上皮内瘤变的息肉需手术切除,可能与遗传因素相关,常伴随腹痛或肠梗阻症状。
切除后需进行病理检查确认性质,绒毛状腺瘤等高风险类型需缩短复查间隔至3-6个月。
术后应保持低脂高纤维饮食,避免久坐及吸烟饮酒等危险因素,遵医嘱定期进行肠镜随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