肉瘿在中医辨证中主要分为气滞痰凝、气阴两虚、痰瘀互结、火毒炽盛四种证型,治疗需结合具体证型采用疏肝理气、化痰散结、益气养阴等方法。
情志不畅导致肝郁气滞,痰浊凝结于颈部形成肿块,表现为颈部肿物柔软、随吞咽移动。可选用逍遥散合二陈汤加减,药物如柴胡、陈皮、半夏。
久病耗气伤阴,颈部肿块质地中等伴乏力口干,需益气养阴散结。代表方为生脉散合消瘰丸,含太子参、麦冬、玄参等。
病程迁延致痰瘀胶着,肿块硬韧固定不移,舌暗有瘀斑。宜活血化瘀、化痰软坚,方选海藻玉壶汤加减,常用浙贝母、三棱、莪术。
热毒壅盛则肿块红肿热痛,伴发热烦躁,需清热解毒散结。方用黄连解毒汤合五味消毒饮,含黄芩、栀子、金银花等。
治疗期间应保持情绪舒畅,避免辛辣刺激食物,定期复查甲状腺功能,肿块突然增大或变硬需及时就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