宝宝克罗恩病可能由遗传易感性、肠道菌群失衡、免疫系统异常、环境触发因素等原因引起,可通过药物控制、营养支持、免疫调节、手术治疗等方式干预。
约20%患儿有家族史,与NOD2/CARD15基因突变相关。建议家长进行基因检测,治疗需使用免疫抑制剂如硫唑嘌呤、英夫利昔单抗、美沙拉嗪。
婴幼儿抗生素使用或饮食不当可能导致菌群紊乱。家长需注意合理使用抗生素,可配合益生菌制剂如双歧杆菌三联活菌、酪酸梭菌二联活菌、布拉氏酵母菌。
Th1/Th17细胞过度激活导致慢性炎症。可能与反复感染有关,表现为腹痛腹泻,需使用糖皮质激素如泼尼松、布地奈德、氢化可的松控制急性发作。
过早添加辅食、吸烟环境暴露等可能诱发疾病。家长需避免二手烟,逐步引入辅食,急性期需采用肠内营养粉剂进行营养支持。
患儿需定期监测生长发育指标,选择低渣高蛋白饮食,避免剧烈运动,出现血便或体重下降应及时复诊消化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