吸入少量杀虫剂可能出现头晕、恶心、皮肤刺激等轻微症状,严重时可导致呼吸困难或神经系统损伤。危害程度主要与杀虫剂成分、吸入剂量、个体敏感性、暴露时间等因素有关。
有机磷类杀虫剂可能抑制胆碱酯酶活性,拟除虫菊酯类多引发过敏反应,氨基甲酸酯类毒性较低但仍有风险。
微量接触通常仅造成黏膜刺激,超过安全阈值可能损伤肺部组织,大剂量暴露会引发全身中毒反应。
儿童和孕妇对毒物更敏感,慢性呼吸疾病患者症状可能加重,过敏体质者易出现强烈反应。
短暂接触后及时脱离可降低风险,密闭空间持续暴露会使毒物蓄积,延迟处理可能加重器官损伤。
建议立即脱离污染环境,用清水冲洗接触部位,保持呼吸道通畅,出现持续不适需急诊就医。日常存放杀虫剂应远离生活区域,使用时做好防护措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