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儿发烧灌肠通常不建议作为常规退热方法。灌肠退热可能引起肠道黏膜损伤、电解质紊乱等风险,优先推荐物理降温和口服退烧药。
1、风险较高
灌肠操作不当可能导致直肠黏膜损伤或穿孔,儿童肠道脆弱更易发生并发症。
2、效果有限
药物经直肠吸收不稳定,退热效果不如口服给药,且可能掩盖真实体温变化。
3、替代方案
38.5℃以下建议温水擦浴、减少衣物;超过38.5℃可遵医嘱使用布洛芬混悬液、对乙酰氨基酚滴剂等口服退热药。
4、特殊提示
持续高热、精神萎靡或抽搐时需立即就医,避免自行采用非常规退热方式。
家长应保持室内通风,鼓励孩子多饮水,监测体温变化并及时记录,发热期间选择易消化的粥类、果蔬泥等食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