腹泻但不呕吐可能是轮状病毒感染,也可能是胃肠型感冒、细菌性肠炎、乳糖不耐受等疾病引起。轮状病毒感染多见于婴幼儿,典型症状为水样便伴发热,但成人感染可能仅表现为腹泻。
轮状病毒主要侵袭小肠绒毛细胞,导致渗透性腹泻。典型症状为黄色水样便,可能伴有低热,婴幼儿常见呕吐。治疗以口服补液盐预防脱水为主,可遵医嘱使用蒙脱石散、消旋卡多曲颗粒、益生菌制剂。
肠道型病毒感染可引起单纯腹泻,多伴随鼻塞咽痛等呼吸道症状。发病与受凉或免疫力下降有关,表现为排便次数增多但无脓血。建议补充电解质,必要时使用蒙脱石散或洛哌丁胺。
食用污染食物后,沙门氏菌等病原体可引发腹泻,常见黏液便或血便。可能与食物储存不当有关,需粪培养确诊。轻症可自愈,严重时需遵医嘱服用诺氟沙星、头孢克肟或黄连素。
肠道乳糖酶缺乏导致渗透性腹泻,进食乳制品后出现腹胀、肠鸣。原发性多为遗传因素,继发性见于肠炎后。建议暂时回避乳糖,可选用乳糖酶补充剂或低乳糖奶粉。
持续腹泻超过3天或出现脱水症状需及时就医,注意补充水分和电解质,避免高糖高脂饮食加重肠道负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