腹泻可由轻度肠道感染、致病菌感染、继发性炎症或罕见病原体引起,符合肠炎诊断的常见感染包括病毒性胃肠炎、细菌性痢疾、寄生虫感染及艰难梭菌感染。
主要由诺如病毒或轮状病毒引起,表现为水样腹泻伴呕吐,治疗以补液为主,可遵医嘱使用蒙脱石散、口服补液盐Ⅲ、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。
志贺菌或沙门氏菌感染导致黏液脓血便,需抗生素治疗,常用药物包括左氧氟沙星、头孢克肟、黄连素片,同时需隔离防护。
阿米巴原虫或贾第鞭毛虫引发慢性腹泻,粪便可见果酱样物质,治疗需甲硝唑、替硝唑或呋喃唑酮,配合益生菌调节菌群。
多发生于抗生素使用后,表现为恶臭水泻伴发热,需停用原抗生素并改用万古霉素、非达霉素或粪菌移植治疗。
腹泻期间建议选择低渣饮食,适量补充电解质,症状持续超过48小时或出现血便、高热需立即就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