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孩中耳炎可通过抗生素治疗、鼓膜穿刺、局部滴耳液、鼻腔减充血剂等方式缓解。中耳炎通常由细菌感染、咽鼓管功能障碍、上呼吸道感染、腺样体肥大等原因引起。
细菌感染可能导致中耳化脓,表现为耳痛发热。家长需遵医嘱使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、头孢克洛或阿奇霉素等药物控制感染,避免自行停药。
鼓室积液持续超过3个月可能影响听力。医生可能建议在局麻下穿刺引流,家长需配合术后保持耳道干燥,避免污水进入。
鼓膜完整时可使用氧氟沙星滴耳液缓解炎症。家长需将患儿耳廓向后下方牵拉后再滴药,每日重复进行2-3次确保药物吸收。
腺样体肥大可能阻塞咽鼓管开口。短期使用盐酸羟甲唑啉喷雾剂改善鼻腔通气,家长需观察是否出现鼻腔干燥等副作用。
建议家长避免让患儿平躺喝奶,哺乳时保持头部抬高体位。急性期可冷敷耳周减轻疼痛,恢复期适当补充维生素A增强黏膜修复能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