胎膜早破可通过卧床休息、预防感染、抑制宫缩、促进胎肺成熟等方式保胎。胎膜早破通常由生殖道感染、羊膜腔压力升高、胎膜受力不均、营养缺乏等原因引起。
采取臀高头低位减少羊水流出,避免剧烈活动加重破膜。密切监测胎心及宫缩情况,必要时使用胎心监护仪。
破膜后易发生绒毛膜羊膜炎,可遵医嘱使用抗生素如阿莫西林、头孢曲松、红霉素。定期检测血常规及C反应蛋白评估感染状态。
宫缩频繁可能诱发早产,常用硫酸镁、硝苯地平、吲哚美辛等药物延缓分娩。需监测镁离子浓度防止中毒。
孕周小于34周可肌注地塞米松或倍他米松,加速胎儿肺泡表面活性物质合成,降低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概率。
保胎期间需绝对卧床,保持会阴清洁,每日饮水量超过2000毫升,出现发热、腹痛或阴道分泌物异味应立即就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