哺乳期肿块可通过调整哺乳姿势、热敷按摩、药物治疗、手术引流等方式缓解。肿块通常由乳汁淤积、乳腺导管堵塞、乳腺炎、乳腺脓肿等原因引起。
哺乳姿势不当可能导致乳汁排出不畅。建议采用摇篮式或侧卧式哺乳,确保婴儿含住大部分乳晕,哺乳后可用吸奶器排空残余乳汁。
热敷可促进局部血液循环,配合轻柔打圈按摩帮助疏通乳腺导管。注意水温不超过40摄氏度,每次热敷10-15分钟,每日重复进行2-3次。
乳腺炎引起的肿块可能与细菌感染有关,通常伴随发热、局部红肿疼痛。可遵医嘱使用头孢氨苄、阿莫西林、红霉素等抗生素,疼痛明显时可短期服用对乙酰氨基酚。
乳腺脓肿形成后需行脓肿切开引流术或穿刺抽脓,术后需继续抗感染治疗。乳腺脓肿多由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导致,表现为波动性肿块伴全身中毒症状。
哺乳期发现肿块应避免挤压,穿戴宽松内衣,保证充足休息。若出现持续发热或肿块增大须及时就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