粉瘤感染可通过局部消毒、抗生素治疗、切开引流、手术切除等方式治疗。粉瘤感染通常由细菌入侵、皮脂腺堵塞、继发感染、囊肿破裂等原因引起。
轻度感染可使用碘伏或酒精消毒患处,保持皮肤清洁干燥。每日重复进行消毒护理,避免搔抓或挤压囊肿。
中度感染需遵医嘱使用抗生素,常见药物包括头孢氨苄胶囊、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、克林霉素磷酸酯凝胶。感染可能与金黄色葡萄球菌、表皮葡萄球菌等病原体有关,通常表现为红肿热痛、脓性分泌物等症状。
形成脓肿时需由医生行切开引流术,清除脓液后放置引流条。该操作须在无菌条件下进行,术后需定期换药。
反复感染者建议行粉瘤切除术,彻底去除囊壁防止复发。手术通常在局部麻醉下完成,术后切口需保持干燥。
粉瘤感染期间应避免辛辣刺激饮食,多摄入优质蛋白和维生素C促进愈合。发现囊肿增大或流脓应及时就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