阴虚内热主要表现为潮热盗汗、五心烦热、口干咽燥、颧红舌红少苔等症状,症状发展通常从早期虚火亢盛逐渐进展至阴液耗损加重。
午后或夜间突发潮热,伴随大量汗出,可能与交感神经兴奋性增高有关,可遵医嘱使用知柏地黄丸、六味地黄丸、大补阴丸等滋阴降火药物。
手足心发热伴心胸烦闷,多因阴不制阳导致虚火内生,需避免辛辣燥热食物,可选用生地黄、玄参等中药调理。
唾液分泌减少致口腔咽喉干燥,严重时出现裂纹舌,与津液亏虚相关,建议食用梨、银耳等滋阴生津食物。
两颧部泛红伴舌质红绛少苔,提示阴虚火旺证候进展,需警惕肺结核、甲亢等消耗性疾病可能,应及时就医排查。
日常可适量食用百合、山药、黑芝麻、鸭肉等滋阴食材,避免熬夜及高温环境,症状持续加重需至中医科系统调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