耳外伤可能引起耳痛、耳出血、听力下降、耳鸣等症状,严重时可导致鼓膜穿孔或耳廓畸形。
耳外伤后局部组织损伤或炎症刺激可引发持续性或阵发性疼痛,轻度损伤可通过冷敷缓解,严重者需使用布洛芬、对乙酰氨基酚等镇痛药物。
外耳道皮肤撕裂或鼓膜穿孔可能导致出血,少量出血可自行止血,大量出血需就医处理,必要时使用头孢克洛、阿莫西林等抗生素预防感染。
外伤导致鼓膜穿孔、听骨链损伤或内耳震荡时可能出现传导性或感音神经性聋,需通过纯音测听评估,部分患者需鼓膜修补术或佩戴助听器。
耳部血管痉挛、神经损伤或中耳压力变化可引发耳鸣,急性期可用甲钴胺、银杏叶提取物改善微循环,慢性耳鸣需结合声治疗。
耳外伤后应避免耳道进水,保持伤口干燥清洁,出现持续眩晕或面瘫等神经系统症状需立即就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