脱发可能由遗传因素、精神压力、营养不良、雄激素性脱发等原因引起,可通过调整生活方式、药物治疗、营养补充等方式改善。
家族遗传可能导致毛囊对雄激素敏感,表现为发际线后移或头顶稀疏。建议家长关注家族脱发史,早期干预可延缓进展。药物可选米诺地尔酊、非那雄胺片、螺内酯片。
长期焦虑、熬夜会扰乱毛囊生长周期,导致休止期脱发增多。家长需帮助孩子建立规律作息,通过运动减压。急性期可短期使用谷维素、维生素B6、枣仁安神胶囊。
节食减肥或铁蛋白低于30微克/升时,头发会变细软易断。家长应督促均衡摄入瘦肉、动物肝脏、深绿色蔬菜。可配合多糖铁复合物、蛋白粉、复合维生素补充。
可能与5α还原酶活性过高有关,常伴头皮出油增多。表现为头顶毛发进行性稀疏,需检测性激素六项。药物包括炔雌醇环丙孕酮片、度他雄胺软膏、酮康唑洗剂。
日常建议选用宽齿木梳,洗发水温不超过40摄氏度,适当按摩头皮促进血液循环,若脱发量每日超过100根需尽早就诊皮肤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