接种流感疫苗三天后发热可能与疫苗反应、普通感冒、细菌感染、免疫系统异常等因素有关,可通过物理降温、药物干预、感染控制、免疫调节等方式处理。
灭活疫苗可能引起短暂低热,通常24-48小时自行缓解。建议多饮水休息,体温超过38.5摄氏度可遵医嘱使用对乙酰氨基酚片、布洛芬混悬液、洛索洛芬钠颗粒等解热镇痛药。
疫苗接种后免疫力暂时波动可能继发病毒感染。伴有鼻塞咽痛时可用连花清瘟胶囊、复方氨酚烷胺片、四季抗病毒合剂,同时保持空气流通避免交叉感染。
发热持续超过72小时需考虑链球菌性咽炎等细菌感染,可能伴随扁桃体化脓。血常规检查后可使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、头孢克肟分散片、阿奇霉素干混悬剂。
罕见情况下可能出现疫苗相关性发热综合征,表现为持续高热伴关节痛。需排查风湿免疫疾病,必要时使用泼尼松片等免疫抑制剂。
观察体温变化规律,补充维生素C增强抵抗力,若发热超过39摄氏度或精神萎靡须及时就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