破伤风针最好在受伤后24小时内接种,实际接种时间受到伤口污染程度、受伤环境、既往免疫史、延误处理等因素影响。
被生锈金属或土壤污染的伤口需立即接种,清洁表浅伤口可适当延迟。污染伤口可能携带破伤风梭菌,表现为肌肉痉挛,需联合清创并使用破伤风抗毒素。
户外工地、农田等高风险环境受伤者应优先接种。环境中的破伤风梭菌芽孢可能通过伤口侵入,伴随牙关紧闭症状,需注射破伤风免疫球蛋白。
未完成基础免疫者需全程接种疫苗,已免疫者仅需加强针。免疫缺陷可能导致抗体不足,出现角弓反张,建议补种破伤风类毒素疫苗。
超过24小时的伤口仍建议接种,但需评估感染迹象。延误处理可能引发全身抽搐,需联合抗生素如青霉素、甲硝唑等药物控制。
受伤后应立即用生理盐水冲洗伤口,避免使用泥土或唾液消毒,及时就医评估接种需求并完成后续免疫程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