恶性黑色素瘤是一种高度侵袭性的皮肤恶性肿瘤,早期可表现为痣样皮损,进展期易转移至淋巴结及内脏器官。
起源于黑色素细胞的恶性增殖,常见于皮肤但也可发生于黏膜、眼葡萄膜等部位,紫外线暴露是主要诱因之一。
原有痣出现不对称增长、边界模糊、颜色不均或直径超过6毫米,可能伴随瘙痒或出血等异常改变。
通过皮肤镜检查和病理活检确诊,分期需结合Breslow厚度、溃疡情况及影像学检查评估转移范围。
早期手术切除是根治手段,晚期需联合靶向治疗、免疫治疗或放疗,BRAF抑制剂和PD-1抗体是常用药物。
日常需避免紫外线暴晒并定期皮肤自查,发现可疑皮损应及时至皮肤科或肿瘤科就诊,术后患者应按期复查监测复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