颅咽管瘤术后一月反复发热可能与术后感染、脑脊液漏、下丘脑功能紊乱、药物热等因素有关,需结合具体表现排查病因。
开颅手术创口或留置导管可能引发颅内/肺部/泌尿系统感染,表现为持续发热伴头痛或局部红肿,需进行血常规、脑脊液检查,必要时使用头孢曲松、万古霉素等抗生素治疗。
术中硬脑膜损伤可能导致脑脊液鼻漏或切口漏,继发细菌性脑膜炎时出现高热、颈强直,需通过CT确认漏口位置,严重时需手术修补并应用美罗培南等抗感染药物。
肿瘤切除过程中下丘脑调节中枢受损可导致中枢性发热,体温波动大且退烧药效果差,需通过MRI评估损伤程度,采用物理降温结合溴隐亭等调节药物。
术后使用的抗癫痫药(丙戊酸钠)、激素(地塞米松)等可能引发药物过敏反应,表现为用药后体温升高但无感染征象,需调整用药方案并监测血药浓度。
建议每日监测体温变化,记录发热时间与伴随症状,避免自行服用退烧药掩盖病情,及时复查头颅MRI与炎症指标,术后3个月内需定期随访神经外科与内分泌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