宝宝肾积水多数情况下危害较小,但严重时可导致肾功能损伤。危害程度主要与积水原因、积水程度、是否合并感染以及治疗时机等因素有关。
生理性肾盂分离多由胎儿期发育暂时性异常引起,多数出生后自行缓解;病理性梗阻可能由输尿管狭窄、结石或神经源性膀胱等疾病导致,需针对性治疗。
轻度肾积水通常无须特殊处理,定期超声监测即可;中重度积水可能压迫肾实质,导致肾皮质变薄,需及时进行引流或手术干预。
单纯肾积水较少引发症状,但合并尿路感染时可能出现发热、排尿哭闹,需使用头孢克肟、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等抗生素治疗。
出生后3-6个月是观察窗口期,若积水持续进展或肾功能异常,需考虑输尿管再植术、肾盂成形术等手术治疗。
家长需定期带宝宝复查泌尿系超声,观察排尿情况,避免憋尿,出现尿液浑浊或发热时应立即就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