肝硬化患者牙龈出血有血块的主要原因包括凝血功能障碍、门静脉高压、血小板减少、维生素K缺乏等。肝硬化导致肝脏合成凝血因子能力下降,同时脾功能亢进破坏血小板,共同引发出血倾向。
肝硬化患者肝脏合成凝血因子Ⅱ、Ⅶ、Ⅸ、Ⅹ能力下降,导致凝血酶原时间延长。可遵医嘱使用维生素K1注射液、凝血酶原复合物、新鲜冰冻血浆等改善凝血功能。
门脉高压导致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和毛细血管脆性增加,可能与肝内血流阻力增加、侧支循环开放有关,常伴有脾肿大症状。需控制门脉压力,可选用普萘洛尔、特利加压素等药物。
脾功能亢进加速血小板破坏,骨髓造血功能受抑制导致血小板生成减少。血小板计数低于50×10⁹/L时出血风险显著增加,必要时可输注血小板悬液或使用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。
胆汁分泌不足影响脂溶性维生素吸收,维生素K依赖性凝血因子合成障碍。表现为皮下瘀斑、鼻衄等症状,可肌注维生素K1或口服水溶性维生素K制剂。
肝硬化患者应保持口腔清洁,使用软毛牙刷,避免进食坚硬食物,定期监测凝血功能和血小板计数,出现持续出血应及时就医处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