排卵期是女性月经周期中卵子从卵巢排出的阶段,通常发生在下次月经前14天左右,主要有月经周期规律性、激素水平变化、基础体温波动、宫颈黏液改变等特征。
排卵期与月经周期长度密切相关,周期28天的女性排卵日通常在月经第14天,周期较短或较长者需相应调整计算方式。
黄体生成素在排卵前24-36小时达到峰值,促卵泡激素同步升高,这两种激素的激增是触发排卵的关键信号。
排卵后孕激素上升会使基础体温升高0.3-0.5摄氏度,持续监测可帮助判断排卵是否已完成。
排卵期雌激素增加会使宫颈黏液变得清澈、弹性增强,呈现蛋清状拉丝现象,这种变化有助于精子通过。
备孕女性可通过记录月经周期、观察身体变化或使用排卵试纸辅助判断,保持规律作息和均衡营养有助于维持正常排卵功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