肛门附近疼痛可能由肛裂、痔疮、肛周脓肿、肛窦炎等原因引起,通常表现为排便疼痛、局部肿胀、分泌物增多等症状。
肛裂多因便秘或腹泻导致肛管皮肤撕裂,表现为排便时刀割样疼痛和便血。治疗需保持排便通畅,温水坐浴缓解痉挛,可使用硝酸甘油软膏、地奥司明片、利多卡因凝胶促进愈合。
痔疮由静脉曲张或肛垫下移引起,常见肛门胀痛和便后滴血。避免久坐久站,高纤维饮食改善便秘,可选用马应龙麝香痔疮膏、化痔栓、草木犀流浸液片缓解症状。
肛周脓肿与细菌感染有关,伴随红肿热痛和发热。需抗生素控制感染,头孢克肟、甲硝唑、左氧氟沙星等药物联合使用,化脓后需手术切开引流。
肛窦炎因肛窦部位感染导致,出现肛门坠胀和排便不尽感。采用抗生素栓剂治疗,配合高锰酸钾坐浴,常用药物包括克林霉素磷酸酯栓、氧氟沙星栓、吲哚美辛栓。
日常需保持肛门清洁干燥,避免辛辣刺激饮食,症状持续或加重应及时到肛肠科就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