针灸治疗面瘫可改善局部血液循环、促进神经修复,主要效果包括缓解肌肉麻痹、减轻面部不对称、加速功能恢复、减少后遗症概率。
通过刺激面部穴位如阳白、四白,调节神经肌肉兴奋性,帮助松弛或痉挛的肌肉恢复平衡状态。
针对地仓、颊车等穴位施针,可增强患侧肌张力,改善口眼歪斜症状,通常治疗2-4周可见初步效果。
针灸配合电针刺激能促进面神经水肿消退,临床常用翳风、合谷等穴位,缩短自然病程约30%-50%。
早期介入针灸治疗可降低联带运动、鳄鱼泪等并发症发生概率,推荐发病一周内开始干预。
建议每周接受3-5次针灸治疗,同时配合面部肌肉按摩和热敷,避免冷风直吹患处,治疗期间保持充足睡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