耳道发炎肿痛可能由外耳道损伤、细菌感染、真菌感染、中耳炎扩散等原因引起,可通过局部清洁、抗生素治疗、抗真菌药物、镇痛消炎等方式缓解。
挖耳或异物刺激导致皮肤破损,可能引发红肿疼痛。避免自行掏耳,可用生理盐水轻柔清洁,严重时需就医排除感染。
金黄色葡萄球菌等致病菌侵入引发急性外耳道炎,伴随分泌物和剧烈疼痛。可遵医嘱使用氧氟沙星滴耳液、氯霉素滴耳液等抗生素治疗。
潮湿环境易诱发曲霉菌感染,表现为瘙痒和白色絮状分泌物。需使用克霉唑滴耳液等抗真菌药物,保持耳道干燥。
急性中耳炎可能穿透鼓膜引发耳道炎症,伴有听力下降和发热。需联合口服阿莫西林等抗生素,必要时行鼓膜穿刺引流。
避免游泳或耳道进水,发作期间忌辛辣食物,出现发热或持续疼痛应及时耳鼻喉科就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