流行性出血热的特征主要包括发热、出血倾向、肾功能损害和低血压休克,典型病程分为发热期、低血压休克期、少尿期、多尿期和恢复期。
起病急骤,体温可达39-40摄氏度,伴有头痛、眼眶痛和腰痛三痛症状,颜面、颈部和胸部皮肤潮红三红表现。
皮肤黏膜出现瘀点瘀斑,严重者有鼻出血、咯血、便血等,与血管内皮损伤和血小板减少有关。
少尿期可出现蛋白尿、血尿,严重者发展为急性肾衰竭,多尿期每日尿量可达3000-5000毫升。
发热后期可能出现血压下降、四肢厥冷等休克表现,与血管通透性增加和血浆外渗有关。
流行性出血热由汉坦病毒引起,主要通过鼠类排泄物传播,接触疫区鼠类或吸入污染尘埃可能感染,出现相关症状应及时就医隔离治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