梅毒是由梅毒螺旋体引起的慢性性传播疾病,属于我国法定乙类传染病,临床分为一期梅毒、二期梅毒、三期梅毒和潜伏梅毒,可累及皮肤黏膜、心血管及神经系统。
主要通过性接触传播,也可通过母婴垂直传播或血液传播,破损皮肤接触患者分泌物亦可感染。
一期表现为硬下疳和淋巴结肿大,二期出现梅毒疹和扁平湿疣,三期可引发树胶肿、主动脉炎及神经梅毒。
需结合暗视野显微镜检查、梅毒血清学试验(包括非特异性RPR和特异性TPPA检测)进行确诊。
首选青霉素类药物,对青霉素过敏者可选用多西环素或头孢曲松,晚期梅毒需配合驱梅治疗和并发症管理。
确诊后应避免性生活直至治愈,性伴侣需同步筛查治疗,孕妇感染需立即干预以防胎儿先天性梅毒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