耳朵内有脓可能由外耳道炎、中耳炎、鼓膜穿孔、胆脂瘤型中耳炎等疾病引起,需根据病因进行局部清洁、抗生素治疗或手术干预。
使用生理盐水或医用双氧水轻柔冲洗外耳道,清除脓液和分泌物,避免使用棉签深入耳道。操作需由医护人员完成,防止损伤鼓膜。
细菌感染需使用氧氟沙星滴耳液、氯霉素滴耳液等局部抗生素,严重者可口服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。真菌感染需选用克霉唑溶液。
鼓膜穿孔持续流脓超过3个月时,可能需行鼓室成形术或鼓膜修补术。术前需控制感染,术后避免耳道进水。
胆脂瘤型中耳炎需通过乳突根治术彻底清除病变组织,防止颅内并发症。术后需定期耳内镜复查。
保持耳道干燥,避免游泳或潜水,出现发热、头痛等全身症状需立即就医。急性期可冷敷缓解疼痛,勿自行掏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