葡萄球菌感染可能由皮肤破损、接触污染物、免疫力低下、医疗操作等因素引起,常见疾病包括毛囊炎、疖肿、肺炎、败血症等。
皮肤出现伤口或擦伤时,葡萄球菌可通过破损处侵入体内。保持伤口清洁干燥,避免抓挠,必要时使用莫匹罗星软膏、夫西地酸乳膏、复方多粘菌素B软膏等外用药物。
接触被葡萄球菌污染的物体表面或他人个人物品可能导致感染。注意手部卫生,定期消毒常用物品,避免共用毛巾等个人用品。
糖尿病、HIV感染等导致免疫功能下降时易发生感染。控制基础疾病,增强免疫力,严重时可使用头孢唑林、万古霉素、利奈唑胺等抗生素治疗。
导管置入、手术等侵入性操作可能将葡萄球菌带入体内。严格无菌操作,术后密切观察,出现发热等感染症状时及时进行血培养并给予抗生素治疗。
日常应注意保持皮肤清洁,避免挤压皮肤病灶,出现红肿热痛等感染症状应及时就医,在医生指导下规范使用抗生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