脸上发痒可能与接触性皮炎、皮肤屏障受损、过敏反应或护肤品成分刺激有关,轻微症状可通过停用产品、冷敷缓解,持续瘙痒需就医排查过敏原。
护肤品中的防腐剂或香料可能引发皮肤炎症反应,表现为局部红斑和瘙痒。建议停用可疑产品,使用炉甘石洗剂、氢化可的松乳膏或口服氯雷他定缓解症状。
过度清洁或酸类成分会破坏角质层,导致神经末梢暴露引发刺痒。需改用温和的氨基酸洁面,配合含神经酰胺的修复霜,避免使用维A酸类刺激性成分。
某些植物提取物或化学防晒剂可能诱发IgE介导的速发型过敏。急性期可外用丁酸氢化可的松,口服西替利嗪,严重者需肌注地塞米松。
乙醇、丙二醇等促渗剂可能直接刺激感觉神经末梢。立即清水冲洗后,可使用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凝胶促进修复,避免叠加多种活性成分护肤品。
建议记录护肤品成分表并做斑贴试验,选择无香料、无酒精的医学护肤品,瘙痒持续超过48小时或出现肿胀需至皮肤科就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