肛门坠胀可能由痔疮、肛窦炎、直肠脱垂、肛周脓肿等原因引起,早期表现为排便不适,进展期可能出现持续胀痛,严重时可伴随发热或排便困难。
久坐或便秘导致静脉曲张,形成内痔或外痔压迫直肠。表现为排便后肿物脱出,可使用马应龙麝香痔疮膏、化痔栓、地奥司明片等药物缓解。
细菌感染引发肛窦部位炎症,与腹泻或肛裂有关。症状为排便时灼痛,需使用甲硝唑栓、左氧氟沙星片、高锰酸钾坐浴等抗感染治疗。
盆底肌松弛导致直肠黏膜下移,常见于产后或老年群体。表现为肛门突出肿物,严重者需手术复位配合补中益气丸等药物。
肛腺感染化脓形成脓腔,多由免疫力低下诱发。伴随剧烈跳痛和发热,需切开引流并服用头孢克肟、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等抗生素。
日常避免久坐久站,增加膳食纤维摄入,便后可用温水清洗肛门。症状持续超过3天或出现发热需立即就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