脸上过敏出现脱皮可能是好转迹象,但也可能提示皮肤屏障受损。脱皮常见于过敏反应后期、接触性皮炎恢复期或干燥性湿疹,需结合红肿瘙痒是否减轻综合判断。
过敏反应后期炎症减轻时,表皮角质层代谢加速导致脱皮,此时原有红斑水肿会明显消退。可继续使用医用保湿霜,避免抓挠刺激。
过敏期间皮肤屏障功能受损,锁水能力下降导致脱屑。建议使用含神经酰胺的修复霜,避免过度清洁,水温控制在32-35摄氏度。
部分外用激素药膏在停用后可能出现反跳性脱皮。需遵医嘱逐渐减量,配合他克莫司软膏等非激素药物过渡治疗。
若脱皮伴随黄色渗液或灼痛感,可能合并细菌感染。需就医进行脓液培养,必要时使用莫匹罗星软膏等抗菌药物。
恢复期建议使用无香精护肤品,避免阳光直射,适量补充维生素B族和必需脂肪酸有助于皮肤修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