多数肾病患者需根据病情评估决定是否进行肾穿刺,主要考虑因素有病理类型不明、肾功能急剧恶化、蛋白尿持续加重、药物治疗效果不佳。
当临床无法明确肾病类型时需穿刺,如膜性肾病与微小病变鉴别,可通过糖皮质激素或环磷酰胺等药物进行针对性治疗。
血肌酐短期内快速上升可能提示急进性肾炎,需穿刺明确是否需甲泼尼龙冲击治疗或血浆置换,同时监测尿量及电解质变化。
24小时尿蛋白超过3.5克且ACEI类药物无效时,穿刺可指导免疫抑制剂选择,如他克莫司、霉酚酸酯等特定方案调整。
规范用药3-6个月无效需重新评估,IgA肾病与FSGS等对激素敏感性差异大,穿刺可避免盲目延长无效治疗周期。
日常需限制钠盐摄入并监测血压,穿刺后卧床24小时观察血尿情况,3个月内避免剧烈运动,定期复查尿常规与肾功能指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