腋下不适可挂皮肤科、普外科或内分泌科,可能与局部感染、淋巴结肿大、汗腺疾病等因素有关。
腋下出现皮疹、瘙痒、红肿等症状时建议优先就诊皮肤科。常见病因包括真菌感染如体癣,细菌感染如毛囊炎,过敏反应如接触性皮炎。皮肤科医生会通过视诊、皮肤镜或真菌培养明确诊断,可能开具联苯苄唑乳膏治疗真菌感染,莫匹罗星软膏控制细菌感染,或糠酸莫米松乳膏缓解过敏性皮炎。伴有明显渗液或溃疡时需配合红光照射等物理治疗。
触及腋下肿块、硬结伴压痛需考虑普外科就诊。常见于皮脂腺囊肿继发感染、淋巴结炎或乳腺组织异常增生。医生通过触诊结合超声检查判断性质,急性化脓性淋巴结炎可能需头孢克洛胶囊抗感染,形成脓肿时需切开引流。副乳增生患者可能建议微创手术切除,术后需定期复查排除恶变。
双侧腋下多汗伴体味加重可就诊内分泌科。原发性多汗症与交感神经过度兴奋有关,可能使用氯化铝溶液局部湿敷。继发性多汗需排查甲亢或糖尿病,甲亢患者需口服甲巯咪唑片调节甲状腺功能,糖尿病患者要用胰岛素注射液控制血糖。严重多汗症可考虑肉毒素注射或交感神经阻断术。
无痛性进行性淋巴结肿大需警惕淋巴瘤或转移癌。肿瘤科会安排穿刺活检或PET-CT检查,霍奇金淋巴瘤常用ABVD方案化疗,乳腺癌转移需紫杉醇注射液联合靶向治疗。治疗期间需监测骨髓抑制和肝肾功能,配合升白针预防感染。
慢性腋臭或反复湿疹可尝试中医调理。肝经湿热型用龙胆泻肝丸,脾胃湿热型选防风通圣丸,配合金银花、苦参等外洗。针灸选取极泉、肩井等穴位调节气血,需连续治疗1-2个月。治疗期间忌食辛辣发物,保持情绪舒畅。
日常需选择透气棉质衣物,避免使用刺激性止汗剂。每日用温水清洁腋下后彻底擦干,出汗后及时更换衣物。淋巴结肿大超过2周不消退、肿块快速增大或出现夜间盗汗、体重下降等症状须立即复诊。糖尿病患者应定期监测血糖,肿瘤患者遵医嘱完成全程治疗并按时复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