博禾医生官网

权威问答

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
小儿手足口病的症状有哪些
病情描述:
小儿手足口病的症状有哪些
医生回答专区 因不能面诊,医生的建议仅供参考
  • 王超 主任医师 北京友谊医院

    小儿手足口病主要表现为发热口腔疱疹、手足皮疹等症状。主要有口腔黏膜疱疹、手足部斑丘疹、臀部或膝盖皮疹、食欲减退、精神萎靡等表现。

    1、口腔黏膜疱疹

    患儿口腔内会出现散在的疱疹或溃疡,多位于舌、颊黏膜、硬腭等部位。疱疹初期为红色小斑点,随后形成灰白色疱疹,破溃后形成溃疡。疱疹会导致患儿疼痛明显,出现流涎、拒食等症状。家长需注意观察患儿口腔变化,避免进食刺激性食物。

    2、手足部斑丘疹

    手掌、足底及指趾间可见红色斑丘疹,直径2-5毫米,周围有红晕。皮疹通常不痛不痒,少数可能出现轻微瘙痒。皮疹初期为红色小斑点,逐渐发展为疱疹,约1周左右消退。家长应注意保持患儿皮肤清洁,避免抓挠。

    3、臀部或膝盖皮疹

    部分患儿臀部、膝盖等部位也会出现类似手足部的皮疹。这些部位的皮疹形态与手足部相似,但数量可能较少。皮疹通常不会破溃,也不会留下疤痕。家长需注意患儿衣物的清洁与消毒,防止继发感染。

    4、食欲减退

    由于口腔疱疹疼痛,多数患儿会出现食欲下降、进食减少的情况。严重时可能出现脱水症状。家长可给予流质或半流质食物,如米汤、稀粥等,避免过热、过酸或刺激性食物。必要时可遵医嘱使用口腔喷雾剂缓解疼痛。

    5、精神萎靡

    部分患儿可能出现精神不振、嗜睡等症状,这与发热和身体不适有关。若出现持续高热、呕吐、肢体抖动等表现,需警惕重症手足口病可能。家长应密切观察患儿精神状态变化,发现异常及时就医。

    家长需注意保持患儿个人卫生,勤洗手,避免与其他儿童密切接触。患儿使用过的玩具、餐具等物品应定期消毒。饮食宜清淡易消化,保证充足水分摄入。若出现持续高热、呕吐、肢体抖动等重症表现,应立即就医。多数患儿预后良好,症状通常在7-10天内消退。

相关文章
如何判断自己得了埃博拉
首先,可以通过一些症状判断自己感染埃博拉病毒,多数患者在感染此病毒以后,会在5-10天左右开始发病,最快2天可出现明显症状;其次,可以通过血清检查进行判断。 1.症状判断:感染后患者会出现突发性高热、头痛、咽喉痛和肌肉疼痛等症状,发病2-3天会有恶心、呕吐、腹泻、黏液便或血便症状。随后病情发展严重,会有出血症状,如鼻出血、肛门出血、呕血、咯血等。 2.血清检查:如果曾经去过疫区,或者接触过感染源,建议尽快到疾控中心或传染病医院,接受血清检查。主要的检查方法包括病毒特异性抗原检查、病毒特异性抗体检查和核酸检查。
埃博拉会引起肺炎吗
埃博拉主要是引起埃博拉出血热,一般不会引起肺炎。 感染埃博拉病毒以后,患者可出现发热、全身酸痛、肤色改变、呕吐、腹泻和出血症状,但不会出现肺部炎性感染症状。埃博拉病毒引起全身出血后,患者进入危重阶段,很快可能就会死亡,死亡原因多为流血不止导致的多器官衰竭。但整个病程发展中,患者不会有任何肺炎症状,例如咳嗽、咳痰等。
埃博拉和新型冠状病毒的区别有哪些
埃博拉和新型冠状病毒的区别,包括病原体不同、症状不同、致死率不同。 1.病原体不同:埃博拉属于丝状病毒科,是单股负链RNA病毒。新冠病毒是单股正链RNA病毒。 2.症状不同:埃博拉病毒可引起发热、头痛、关节肌肉疼痛、恶心、呕吐、腹痛、腹泻、低血压等症状,后期病情严重可引发体内和体外出血。新型冠状病毒的症状,主要以发热、干咳、发力、呼吸急促、呼吸困难为主,且多数为轻症患者。 3.致死率不同:埃博拉病毒的致死率在50%-90%。新型冠状病毒的致死率在2%-3%。
埃博拉和新冠哪个传染性强
埃博拉和新冠相比,新冠的传染性更强一些。新冠病毒的传染方式比较多,甚至可以通过飞沫传播;而埃博拉病毒的传染方式相对比较单一,主要是接触传播。 虽然埃博拉病毒属于烈性传染病病毒,但其传染方式主要是接触传播。另外,性交、哺乳或生食受病毒感染的野生动物,也可能导致感染。 新冠病毒属于多途径传播,可通过飞沫传播、接触传播、气溶胶传播、粪口传播、母婴垂直传播以及性接触传播,基本上具备了常见疾病的所有传播途径。
埃博拉传染源包括哪些
埃博拉是一种人畜共患的病原体,主要传染源包括感染埃博拉病毒的人和非人灵长类动物。但有相关研究发现,果蝠才是埃博拉病毒的最初传染源。 经过相关调查和研究,发现病毒传染源为丛林中的猴子、猩猩等灵长类的野生动物,当时是有人接触了这些动物的尸体才感染了埃博拉病毒。 另外,在撒哈拉中部和南部的非洲地区,研究者发现有多种果蝠体内均携带埃博拉病毒,并且这些果蝠没有出现死亡。但是人类和非人灵长类动物,感染埃博拉病毒以后,均会出现死亡。因此,可以推测埃博拉病毒的最初传染源应该是果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