月经量少不一定是卵巢早衰,可能与内分泌失调、子宫内膜损伤、精神压力等因素有关。卵巢早衰通常伴随闭经、潮热等症状,需结合激素检查确诊。
内分泌失调是月经量少的常见原因。长期熬夜、过度节食或肥胖可能影响下丘脑-垂体-卵巢轴功能,导致雌激素分泌不足。这类情况可通过调整作息、均衡饮食改善。多囊卵巢综合征也可能引起月经稀发,表现为月经周期延长且经量减少,需通过超声和激素水平检测诊断。
子宫内膜损伤如宫腔粘连、多次人工流产术后,会使子宫内膜基底层受损,经血流出受阻。这类患者可能有周期性腹痛,宫腔镜检查可明确诊断。甲状腺功能减退也会导致月经量减少,同时伴有乏力、怕冷等症状,甲状腺功能五项检查能帮助判断。
精神因素如长期焦虑、抑郁会抑制促性腺激素释放,影响卵巢功能。适当运动和心理疏导有助于缓解。某些药物如避孕药、化疗药物也可能暂时性减少经量,停药后多可恢复。卵巢早衰需满足40岁前闭经且FSH水平持续升高,仅凭月经量少不能确诊。
建议记录月经周期及经量变化,避免过度节食或剧烈运动。适量补充优质蛋白、铁元素丰富的食物如瘦肉、动物肝脏。若伴随潮热盗汗、阴道干涩等症状,应及时就诊妇科完善抗苗勒管激素、盆腔超声等检查。避免自行服用激素类药物,需在医生指导下规范治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