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便排出蛔虫属于肠道寄生虫感染,通常提示蛔虫病,需及时就医但多数不构成生命威胁。严重程度与感染量、并发症有关,可能引发肠梗阻、胆道蛔虫症等继发损害。
少量蛔虫寄生可能仅表现为腹痛、食欲异常,可通过阿苯达唑、甲苯咪唑、左旋咪唑等驱虫药治疗,同时需加强个人卫生管理。
大量成虫缠绕可能导致机械性肠梗阻,伴随剧烈腹痛与呕吐,需结合禁食、胃肠减压等措施,严重时需手术解除梗阻。
蛔虫钻入胆管会引发胆绞痛、黄疸,超声检查可确诊,紧急处理包括解痉镇痛,必要时行内镜取虫或胆道手术。
长期感染易导致儿童生长发育迟缓,驱虫治疗后需补充蛋白质、铁剂等营养素,定期复查粪便虫卵。
发现蛔虫后应收集虫体送检,全家同步驱虫,避免生食蔬菜水果,饭前便后彻底洗手可有效预防重复感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