牙髓炎的治疗方法主要有根管治疗、活髓保存术、拔牙术、药物治疗、开髓引流术等。牙髓炎通常由龋齿、牙外伤、牙周病等因素引起,表现为自发性疼痛、冷热刺激痛、夜间痛加重等症状。
根管治疗是牙髓炎的主要治疗方法,适用于牙髓坏死或不可逆性牙髓炎。通过清除感染的牙髓组织,消毒根管系统,最后进行严密充填。该方法能保留患牙,避免拔除。治疗过程需分次进行,可能配合使用氢氧化钙糊剂、碘仿糊剂等根管消毒药物。根管治疗后建议进行全冠修复保护患牙。
活髓保存术适用于早期可复性牙髓炎,通过去除部分感染牙髓,保留健康牙髓组织。常用方法包括直接盖髓术和间接盖髓术,使用氢氧化钙制剂或矿物三氧化物凝聚体等生物材料覆盖牙髓。术后需定期复查牙髓活力,可能出现治疗失败需转为根管治疗的情况。
拔牙术适用于无法保留的严重患牙,如牙体大面积缺损、根尖周病变严重等情况。拔牙后需考虑义齿修复,可选择种植牙、固定桥或活动义齿。拔牙后可能出现出血、肿胀等反应,需遵医嘱使用阿莫西林胶囊、甲硝唑片等药物预防感染。
药物治疗作为辅助手段,用于缓解急性期症状。常用药物包括布洛芬缓释胶囊镇痛,头孢克肟分散片抗感染,以及甲硝唑芬布芬胶囊控制厌氧菌感染。药物治疗不能替代根本性治疗,需在医生指导下短期使用,长期用药可能掩盖病情进展。
开髓引流术用于急性牙髓炎应急处理,通过钻开髓腔释放压力缓解疼痛。术后需放置樟脑酚棉球等消毒药物,暂时开放或封药观察。该方法为过渡性治疗,后续仍需进行根管治疗等确定性处理。操作不当可能导致髓室穿孔等并发症。
牙髓炎患者应避免过冷过热饮食刺激,保持口腔卫生,使用软毛牙刷正确刷牙。定期口腔检查有助于早期发现龋齿等病变,减少牙髓炎发生概率。出现牙痛症状尽早就医,延误治疗可能导致根尖周炎等更严重并发症。治疗后避免用患牙咬硬物,按医嘱复诊评估疗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