慢性荨麻疹可通过中药内服、针灸疗法、穴位贴敷、拔罐疗法、饮食调理等方式治疗。慢性荨麻疹通常由风邪侵袭、气血不足、湿热内蕴、情志失调、禀赋不足等原因引起。
中药内服是中医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主要方法之一,常用方剂包括消风散、玉屏风散、当归饮子等。消风散具有祛风止痒的功效,适用于风邪侵袭型荨麻疹。玉屏风散有益气固表的作用,适合气血不足型患者。当归饮子能养血祛风,对血虚风燥型荨麻疹效果较好。中药治疗需根据患者体质和证型辨证施治,通常需要连续服用一段时间才能见效。
针灸通过刺激特定穴位调节气血运行,改善机体免疫功能。常用穴位包括曲池、血海、三阴交、足三里等。曲池穴能疏风清热,血海穴可活血祛风,三阴交调理肝脾肾三经,足三里增强正气。针灸治疗一般每周进行2-3次,10-15次为一个疗程。对于顽固性荨麻疹,可配合电针增强疗效。
穴位贴敷是将中药粉末或膏剂贴敷于特定穴位的方法。常用药物包括白鲜皮、地肤子、苦参等具有祛风止痒功效的中药。贴敷穴位多选择大椎、肺俞、脾俞等背部穴位,通过药物渗透和穴位刺激双重作用发挥疗效。每次贴敷4-6小时,避免皮肤过敏反应。此法操作简便,适合儿童和畏针患者。
拔罐通过在皮肤表面形成负压,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和代谢。治疗荨麻疹多采用走罐法,在背部膀胱经循行部位进行操作,可疏通经络、祛风除湿。拔罐后可能出现暂时性瘀斑,属正常现象。体质虚弱者应慎用,每次治疗时间不宜过长,避免在皮肤破损处操作。
中医认为某些食物可能诱发或加重荨麻疹,应避免食用海鲜、辛辣刺激、油腻厚味等发物。宜多食具有健脾祛湿功效的食物,如薏苡仁、赤小豆、山药等。保持饮食清淡,适量补充维生素丰富的蔬菜水果。避免暴饮暴食和过度节食,建立规律的饮食习惯有助于改善体质。
慢性荨麻疹患者应保持规律作息,避免过度劳累和精神紧张。注意皮肤保湿,选择温和无刺激的洗护用品。避免搔抓患处,防止继发感染。记录可能诱发症状的因素,如食物、环境变化等。适当进行八段锦、太极拳等舒缓运动,增强体质。症状持续不缓解或加重时,应及时复诊调整治疗方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