睡觉打鼾可通过调整睡姿、控制体重、避免饮酒、使用口腔矫正器、手术治疗等方式改善。睡觉打鼾通常由气道狭窄、肥胖、鼻咽部异常、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、扁桃体肥大等原因引起。
仰卧位时舌根后坠易阻塞气道,侧卧可减少打鼾概率。建议选择侧卧姿势,或在睡衣背部缝制网球辅助固定体位。长期保持不良睡姿可能导致慢性缺氧,表现为晨起头痛、白天嗜睡。
颈部脂肪堆积会压迫气道,体重指数超过24需进行减重干预。通过低脂饮食和游泳等有氧运动,每周减重0.5-1公斤为宜。肥胖者打鼾常伴随睡眠呼吸暂停,可能出现夜间憋醒、血压升高等症状。
酒精会松弛咽喉部肌肉,睡前4小时内应禁酒。长期饮酒者打鼾声更响且频繁,可能诱发酒精性肝病合并睡眠障碍。戒酒后配合呼吸训练可改善症状。
下颌前移矫治器适用于轻中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,需口腔科定制。常见副作用包括唾液分泌过多、颞颌关节不适。使用前需排除严重牙周疾病,每晚佩戴需保持8小时。
悬雍垂腭咽成形术可切除多余软组织,适合鼻咽部结构异常患者。术后需流质饮食1-2周,可能出现暂时性吞咽困难。低温等离子消融术创伤较小,适用于扁桃体肥大病例。
建议打鼾人群保持卧室湿度40%-60%,睡前清洁鼻腔分泌物。定期进行多导睡眠监测评估缺氧程度,合并高血压或糖尿病者需优先治疗基础疾病。儿童打鼾需排查腺样体肥大,家长应观察是否伴有张口呼吸、发育迟缓等症状。重度打鼾患者应避免单独睡眠,床边可备便携式血氧仪监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