儿童疥疮可通过外用药物、环境消毒、衣物处理、隔离防护、皮肤护理等方式治疗。疥疮是由疥螨寄生皮肤引起的传染性皮肤病,主要表现为剧烈瘙痒和红色丘疹。
遵医嘱使用硫磺软膏、苯甲酸苄酯乳膏或克罗米通乳膏等杀螨药物。用药前需清洁皮肤,从颈部向下全身涂抹,重点涂抹指缝、腕部等皱褶部位。用药期间避免抓挠,防止继发感染。若出现皮肤灼热感等不良反应应及时停用。
患儿接触过的床单、被套等纺织品需用60℃以上热水烫洗,不能水洗的物品可密封放置两周以上。家具表面用含氯消毒剂擦拭,地板每日消毒。保持室内通风干燥,减少疥螨存活环境。
患儿衣物需单独清洗并高温熨烫,建议每日更换消毒。毛绒玩具等难以清洗的物品可装入黑色塑料袋暴晒数日。家庭成员衣物也需同步消毒处理,避免交叉感染。
患儿应暂停集体生活直至疗程结束,避免与其他儿童密切接触。照料者操作前后需规范洗手,必要时佩戴手套。家庭成员需同时检查皮肤状况,发现症状需同步治疗。
治疗期间用温水清洁皮肤,避免使用刺激性洗剂。瘙痒明显时可冷敷缓解,剪短指甲防止抓伤。痊愈后可能出现色素沉着,一般数月后可自行消退,无须特殊处理。
家长需注意儿童疥疮具有较强传染性,治疗期间要严格遵循医嘱完成全程用药,即使症状缓解也不可擅自停药。日常应选择纯棉透气衣物,避免过热出汗加重瘙痒。饮食宜清淡,减少鱼虾等易致敏食物摄入。若治疗后2周仍有新发皮疹或持续瘙痒,需及时复诊排除治疗失败可能。预防重点在于切断传播途径,集体机构发现病例需立即采取防控措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