宫颈炎可通过药物治疗、物理治疗、手术治疗等方式治疗,具体方案需根据病因和病情严重程度决定。宫颈炎通常由病原体感染、化学刺激、机械损伤等原因引起,主要表现为阴道分泌物增多、性交后出血等症状。
细菌性宫颈炎可遵医嘱使用阿奇霉素片、多西环素片等抗生素;支原体感染可使用克拉霉素分散片;真菌感染可使用克霉唑阴道片。急性期需足疗程用药,慢性炎症可配合保妇康栓等中成药。药物治疗需在医生指导下完成,避免自行停药或滥用抗生素。
冷冻治疗通过低温使病变组织坏死脱落,适用于糜烂面较大的患者。激光治疗可精准汽化病灶,具有出血少、恢复快的优势。红外线凝结疗法能促进局部血液循环,加速炎症消退。物理治疗需避开月经期,术后可能出现阴道排液,需保持外阴清洁。
宫颈锥切术适用于合并高级别上皮内瘤变的患者,通过切除病变宫颈组织进行病理检查。利普刀手术采用高频电波切除病变,具有创伤小、恢复快的特点。手术治疗后需定期复查HPV和TCT,术后2个月内禁止盆浴和性生活。
湿热下注型可服用妇炎康片配合苦参洗剂坐浴,气滞血瘀型适用桂枝茯苓胶囊。针灸选取关元、子宫等穴位,艾灸三阴交可增强免疫力。中药熏蒸通过皮肤吸收药效,但妊娠期禁用。中医治疗需辨证施治,疗程较长需坚持。
每日用温水清洗外阴,避免使用碱性洗剂。治疗期间使用纯棉内裤并每日更换,性伴侣需同步治疗。饮食宜清淡,多食西蓝花等富含维生素C的蔬菜,限制辛辣刺激食物。保持规律作息,适当进行凯格尔运动增强盆底肌功能。
宫颈炎患者应避免频繁阴道冲洗,定期进行妇科检查。急性发作期需卧床休息,慢性患者可进行适度有氧运动。治疗后3-6个月复查宫颈细胞学,持续性感染需进行病原体培养。注意观察分泌物性状变化,出现异常出血或腹痛加剧应及时复诊。维持良好免疫状态有助于预防复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