拔牙后发烧可能由术后炎症反应、伤口感染、干槽症或全身性疾病诱发等因素引起,可通过抗感染治疗、局部护理、对症退热及基础病控制等方式处理。
拔牙创伤激活免疫系统释放致热因子,表现为低热(不超过38.5℃),通常24-48小时自行消退。无须特殊用药,建议冰敷患侧面部并多饮水。
可能与口腔卫生不良、操作污染等因素有关,表现为持续高热伴脓性分泌物。需使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、甲硝唑片、头孢克洛等抗生素,配合生理盐水漱口。
拔牙窝血凝块脱落导致骨面暴露,可能与吸烟、过度漱口等因素有关,表现为剧烈疼痛伴腐臭味。需清创后填塞碘仿纱条,口服布洛芬缓解症状。
糖尿病或免疫缺陷患者易继发感染,可能与血糖控制不佳等因素有关,表现为反复发热。需治疗原发病,必要时静脉输注头孢曲松钠。
术后24小时内避免刷牙漱口,选择温凉流质饮食,体温超过38.5℃或发热超过3天应及时复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