拔牙后止血可通过压迫止血、冷敷止血、药物止血、手术止血等方式实现。拔牙后出血通常由凝血功能异常、局部血管损伤、感染、术后护理不当等原因引起。
使用消毒纱布或棉球紧咬伤口30分钟,通过物理压迫促进血凝块形成。凝血功能正常者多数可通过此方式止血。
术后24小时内冰敷患侧面部,每次15分钟间隔1小时。低温可使血管收缩减少出血,适用于轻微渗血情况。
遵医嘱使用氨甲环酸片、云南白药胶囊、凝血酶原复合物等止血药物。适用于存在凝血障碍或持续渗血患者。
当出现活动性出血或血肿形成时,需进行缝合结扎或电凝止血。可能与牙槽骨内血管损伤或术后血凝块脱落有关。
术后24小时内避免漱口、吸烟及进食过热食物,保持口腔清洁有助于创面愈合。若出血持续超过2小时或出现大量鲜红色出血应立即就医。